尹静说:“据我了解,你们六个在岗职工,平均年龄五十岁以上。你们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转发病虫害情报,很少去田间地头,是吧?”
陈宝生辩解道:“也不算很少吧,比如我,一个月最起码去个五六次。”
尹静问:“承包农技站农资服务部的,是你们中心正式职工吧?”
陈宝生说:“是的。”
尹静说:“我在镇政府工作时,不少人有意见,说农技站个别职工一方面拿财政工资,一方面还做生意赚钱。”
陈宝生苦笑道:“尹主任,这位职工都五十多岁了,农业技术什么的,懂得也不多,不做生意,也不会干工作,这就是现状。”
尹静征求李恨水意见:“李县长,要不,我们在中心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邀请职工参加,多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怎样?”
李恨水点头同意。
中心会议室的桌子上都落着一层厚厚的灰,说明中心很久没有开会。
今天在岗的六名中心职工参加座谈会。
李恨水说:“尹主任也说了,我这次来中心,一是看望大家,二是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
我先表个态,我们来这里,虽然算是暗访,但不是来找茬,不会处理任何人。你们放心大胆说,不要有任何顾虑,不要怕说错话。
谈话时要直奔主题,谈实情、谈问题、谈要求,不要假大空,也不要遮遮掩掩。”
继续阅读
陈宝生说:“既然李县长这么说,那我就先说几点,算是抛砖引玉吧。
第一,海河县乡镇机构改革就是瞎折腾。
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到镇农技站,一直在石头镇。最近八年,海河县乡镇机构改革改了六次。
先是农技站,后来和几个涉农站所合并,改叫农业站,然后分开,还叫农技站,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现在又并在一起,成了大杂烩。
我不明白,这种反复折腾的乡镇机构改革,目的和意义何在?人还是那些人,事情还是那些事情,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唯一的作用就是县领导做报告时,多了一个可以吹嘘的点。”
李恨水插话道:“不好意思,我来插句话。我认为陈主任说的非常好,且不论他说的对不对,就是他这种敢想敢说的作风,正是我想听的。请陈主任继续。”
陈宝生受到鼓舞,接着说:“第二,人员严重老化。中心15名职工,平均年龄49岁。职工中,九成以上是当年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的,以中专生为主。
取消分配制度后,这些年基本上没有进人。不但没进人,而且,梁伟鹏在任时,威胁给我们‘断奶’,也就是让我们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停止财政供给。
我们农口单位直接服务于‘三农’工作,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中央文件都明确要求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事业单位,哪能‘断奶’?
现在,虽然还没有‘断奶’,但人心惶惶啊!李县长,财政一‘断奶’,队伍就彻底散了!”
李恨水再次插话道:“陈主任谈到‘断奶’问题,我来说几句。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说要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并同时强调,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
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海河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财政经费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请农口干部职工放心。”
陈宝生带头鼓起掌来,其他职工也兴奋得鼓起掌来。
李恨水接着说:“但是,像上班不务正业、不干正事,技术人员不懂技术,只会转发县农委的病虫害情报,肯定是不行的。要将服务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下一步,我们将研究农口单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