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玉蝶还是你想的周到,这场战争让我们华夏太多的小孩流离失所。
那我们就把学校建的大一些,容纳5000人左右。
专门收养4~12岁的孩子,人数在4000~4500之间。
到时看,如果流浪的小孩多,那就再扩建大一些。”
章玉林在一旁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己姐夫一开口,就是不一般。
一次性收养几千名流浪小孩,养这么孩子还要供这么多孩子读书。
想一想就知道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听说旧金山生活成本比沪江还高。
“姐夫,为什么是4~12岁的小孩?”
章启文没等叶晓阳回答,连忙道:
“玉林,太大的小孩思想定型,不容易教化,何况他们也不一定愿意去。”
岳母潇慧萍问道:
“阳儿,这么多孩子去旧金山农场,那还要带人专门照顾他们的生活。”
“娘,按玉林说的,反正要聘请老师过去那就多聘请一些。
这些老师的工钱比沪江老师多一倍。
合同五年,可以提前预支两年工钱,具体需要用多少人?由爹来决定。
我想我们开出这样的条件,应该能招聘到合适的老师吧?”
“阳儿,这个肯定行,人数不够我去邮局拍电报到雾城,请我那些朋友帮忙。”
“爹,聘请老师的事,请你老多费心。”
“阳儿,这个不难。”
“姐夫,那如何找到这些流浪小孩,靠我们一个一个找,可没什么效率。
继续阅读
我们还要给他们找住的地方,福佳大米加工厂倒是可以住点人。”
“玉林,我们在跟谁合作?请沪江青帮来帮忙,我们支付费用给他们就好。
干嘛所有的事都需要自己亲自去做?你现在做工厂总经理,要懂得借力。”
“姐夫,我明白,你放心就是。”
“爹,学校建好后,我想把你们都送到旧金山,现在欧洲也在打仗。
我担心公共租界也不安全,这一次玉林和小婉也要一起去。”
“姐夫,我要留下来。”
“小婉,你玉林哥不听话,这个事交给你来解决,没问题吧?”
“姐夫,可以的;我也要去这所新学校里面帮忙。”
“行,到时你就做后勤总管,这些孩子们的吃喝拉撒都归你来管,可以吧?”
“谢谢姐夫,那太好啦!让玉林哥哥帮章伯父一起管理这所学校。”
“还是我们家的小婉最懂事。”
章玉林听到这些话,内心郁闷无比,自己怎么就不能留在沪江帮助姐夫呢?
可他不敢说出来,他心里明白姐夫决定了的事,他更改不了。
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坦然接受安排。
等到华夏老百姓把东瀛鬼子赶出国门之后,不知道两党会不会发生内战?
应该会,那就只能等他们两党分出胜负之后,整个华夏境内彻底没有战争。
那个时候,估计整个华夏都变得破破烂烂的,肯定需要人才来建设新华夏。
如果能培养一大批人才,报效祖国似乎也不错,教学育人这个事有价值。
兜兜转转,自己还是要走父亲的路,
潇慧萍这个时候接话道:
“那我们一家都去了,趁这个机会把玉林与小婉两个人的婚礼办好。”
“娘的这个主意好!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找到小婉的姐姐林小霞。”
章玉蝶说话的语气有点伤感。
“玉蝶姐,这是乱世,只要姐姐还活在世上,总有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