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第一把火——翻案(2 / 3)

单位的内斗,每天不是去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深夜里,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着。

孙钰成立专案组后,立即前往监狱,提审了云连峰以及监狱被处理的16名领导干部。

这16名人分别给予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留党察看、行政撤职、降级、降低退休待遇等处分,均未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省纪委再次找到约谈他们时,有些人语无伦次,当场吓尿。

孙钰抱着必胜的决心,对云连峰和这16人展开最猛烈的攻击,并动用手段,对他们的个人财产展开深入的调查,把他们查了个底朝天。

一时间,整个司法系统人心惶惶,不少人都在议论,陆凡的第一把火竟然烧到了这个领域。不过想想也算情有可原,自己老婆受了气,不大动干戈还算男人吗?怪就怪有些人时运不济,谁能想到陆凡来草原任职?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人也不长前后眼,除了自认倒霉,别无他法。

因此,陆凡的第一把火被认为理所当然,顶多有人私下说腹诽几句,说这个纪委书记公报私仇,格局不大之类的,掀不起风浪。

但随着孙钰的调查逐渐深入,很多人意识到云连峰专案变得不简单了。尤其是司法系统的领导们,惶惶不可终日。

7月25日,孙钰对那16人的审讯有了突破性进展,挖出了这些人和省监狱管理局的利益输送关系。

下午三点,陆凡和杜文龙一起听取了孙钰关于专案工作的汇报。

“陆书记、杜书记,经过同志们日夜奋战,专案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根据审讯结果,省监狱管理局两位副局长,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狱政管理处、教育改造处、刑罚执行处、狱内侦查处、政治部等部门,共计24人存在违法违纪行为……”

听完汇报后,杜文龙问道:“关于这24人,仅是口供?还是掌握了一定的证据?”

孙钰回道:“回书记,都是单方面口供。”

杜文龙稍作思考,说道:“根据监察法规定,没有被调查人陈述或者供述,证据符合法定标准的,可以认定案件事实。

孙钰,专案组要从注重全面收集书证、全方位收集证言、查证赃款赃物去向三个方面着力,通过形成互相印证、完整稳定的证据链。

重点调查这26人的受益情况、具体请托事项、反常操作、行贿细节,比如数额、时间、地点、环境、动机等。尤其要关注那些非亲身经历、非作案人员无法讲出的细节,对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穷尽其他可能性,不给翻供、翻证留下‘后路’。”

陆凡补充道:“赃款赃物作为稳定的物证,其必然会有痕迹或记录。孙钰,不要管那些细枝末节,只要有助于办案,你可以放手为之,能用的手段可以全部往上‘招呼’,出了任何问题由我承担!

一是核查这26人家庭合法收入与现有财产的差距;二是关注特定时间节点是否存在异常收入;三是使用搜查措施,对这26人可能隐匿赃款赃物的住所或其他有关地点等进行搜查,重点在于收集证据,查获相关物品。

等掌握了一定的证据后,直接对他们采取措施,将案件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

孙钰坚定的点着头,回道:“请书记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下午,杜文龙和林长平来汇报省纪委内部整顿专项行动方案。

听完汇报后,陆凡指示道:“纪检干部手中有一定的权力,在社会上受关注程度高,有很多双眼睛盯着我们。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天然的‘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然‘免疫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解决“灯下黑”问题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我建议,从8月1日正式启动专项行动,坚持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把纪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