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男主角首先是弱智,其次是被冤枉的,所以,从这一点出发,虽然他在监狱里面服刑,但是他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囚犯。
而同样的,在《七号房的礼物》里面,七号房里面关押的那些囚犯,犯的罪,也都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
如此,才会让囚犯的身份,不会让观众先入为主,不会让人一下子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和声》,对,李易记忆起来的那部堪称《七号房的礼物》的母子版本的电影,这部电影,其实同样的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
犯罪被判刑,自然而然地都是囚犯,都是犯过错的人,可是如何让这些囚犯,不至于被人感觉什么样的遭遇都活该,比如当初的《素媛》里面的那个罪犯,可以说,看了电影的人,没一个不希望他死,他在监狱里面过的再惨都不会有人同情他。
所以,囚犯也是分类型的。
甚至于当初还产生了,许多人寄希望于监狱的囚犯来对这样的让人恨的牙痒痒的人渣进行二次制裁和惩罚。
可是囚犯就是囚犯,你被判刑,除非是像《七号房的礼物》里面的男主角那样,是被冤枉的,本身并不是真正的罪犯,所以才会让人第一时间就同情他。
然而监狱里面的囚犯,不可能都是冤枉的吧?
所以,他们犯罪,到底是犯了什么罪就需要精心的安排了。
方法其实也是雷同于大数电影,首先就是让这些女囚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她们首先必须不是那种主观犯罪,或者说,不是那种天生恶人。
她们之中有人是因为惨遭丈夫的毒打时奋起抗争,意外将丈夫摔倒在玻璃台上致死。
也有人是因为惨遭继父的强x时奋起反抗,意外将继父打死。
也有原职业摔跤手用夹子将他人意外弄死。
还有是因为无法忍受丈夫与情人的奸情而开车将他们撞死。
是不是看起来都很无奈?
很容易就能够引起人们的同情?
因为在生活之中,在监狱之外的她们曾经都是受害者,每个人的犯罪都是被逼无奈,或者意外,或者忍无可忍。
所以,会让这些囚犯,在观众眼里,不再只是单纯的犯罪者,她们犯罪了,被判刑了,但是实际上,她们并不是说那么的不被原谅。
同时因为这些特殊经历,她们的亲人多多少少都与她们产生了一些隔阂。
而且因为都是女性,所以,母性是共通的。
这也让这个故事,因为这些人的经历和背景,变得更加能逻辑自洽。
和《七号房的礼物》大多是男人戏,不同的是,母爱的表达方式和父爱的表达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实这样的设定,在“罪犯”类电影作为欸主角的影片当中,这些可以说都是标配,它会尽量营造一种:每个你视为罪人的人都是平常人,而每位常人都在不同程度地犯错。
拍一部电影,或者说写一个剧本之前,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考虑的。
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如此,哪怕有原版做参照,可是原版的就完美无缺吗?
李易当然不会自负到去随意地按照自己的心思去改编原版的故事,因为,他自认也无法做到尽善尽美。
其实《和声》也好《七号房的礼物》也罢,都有很多细节方面的问题。
也有许多让人诟病,和质疑的东西。
或者说,在影片中很多情节都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
是的,肯定是不符合的。因为这类的电影,你首先不能真正的展现出那种,监狱就是“人间炼狱”的这种更容易被观众接受的风格。
其实当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