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蔬菜历史(5 / 6)

葑即芜菁,又名蔓菁。

这种蔬菜长得像萝卜,叶子可以吃,块根也可以吃。

后来人们培育出专门用来食用叶子的品种叫做菘,宽泛来讲就是小白菜一类,再后来通过杂交在元朝时培育出如今的大白菜。

葑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而同属该科有一支,直到今天仍然日日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油菜花。

油菜花幼年期可以直接食用,成熟之后可用来榨油,古人称油菜花也直接称之为芸薹。】

“可以榨油?居然可以榨油!”

“如何榨?”

油菜最早种植在胡、羌、陇、氐等地。

油菜能榨油对后面的朝代冲击不大,至少认识这玩意儿的人大多数都知道能榨油。

无非没见过的,想托人问问这玩意儿中原之地能种吗?

油菜花榨油首见于公元七世纪的史料,随后才开始大规模普及。

对于秦汉及先秦时期的人来说,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有油菜花的地方一直把它当菜食用,但菜和油是两个概念啊。

吃菜不顶饿,但往里面加点油,那就不一样了。

有油菜花之地,自然是众人聚在一起,琢磨着如何榨油。

没有油菜花的地方,思索着去哪里找。

继续阅读

天幕说是华夏古有之物,按后世的疆域来算,这范围也太宽泛了。

不过,这不仅仅是一两户之事,朝堂已经行动起来了。

……

【菲:也就是萝卜。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稳坐中国蔬菜界的两把交椅之一。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吃着萝卜就着茶,气得大夫满地爬。】

弹幕区:

『萝卜和茶都解药,所以医生会气,药都白吃了。』

『菲是萝卜?那我名字叫徐菲菲算什么?』

『算徐萝萝卜卜。』

『王菲=王萝卜。』

……

【有一种野菜被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爱了几千年,却一直是野菜——荠菜。

究其原因无非是需求和种植难度的问题。】

【刚才提到的这些蔬菜都有单独的字作为名字,因为这里面的蔬菜要么是本土原产,要么引进的比较早,四舍五入也算本土作物。

但我们如今经常吃到的蔬菜则大多是多个字,如胡萝卜、西红柿、洋葱、番薯等,其实在蔬菜的名字里就蕴含了蔬菜的来源、地点与时间信息。

目前主流外来蔬菜名字的前缀无非胡、番、西、洋四种,还有带海的如海棠、海桐花等,因类目比较少,就不列入。

胡:两汉到隋唐时期,受丝绸之路的影响,从河西走廊延伸到中亚腹地,张骞凿空西域带回来大量的蔬菜瓜果外,当时习惯称外部人为胡人,所以这时候引进的食物都带胡字。

如胡椒、胡麻、胡桃。

胡桃:核桃。

胡荽:香菜。

胡蒜:大蒜。

胡瓜:黄瓜。

但其中有个例外,胡萝卜是元朝之后才引进中原的。】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中心由西北转向了东南沿海,而此时习惯称外部为番邦,所以引进的作物都带有番字。

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后来番薯、番茄、番椒、番麦、番否等相继引入。

番薯:红薯。

番茄:西红柿。

番椒:辣椒。

番麦:玉米。

番豆:花生。

这些作物的引进影响重大,之前有观点认为红薯和玉米的引进是导致清朝人口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