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成本控制(1 / 2)

勒夫似乎提前进入了状态,滔滔不绝的说起欧洲奢侈品牌各种成功的营销案例,直到莫铮提起德克尔的收购计划,他才想起自己的来意……
“莫先生,从毕马威和我个人的利益出发,我非常赞同您一口气收购三家机床公司的决策,这会让我们赚到一大笔佣金!可是从客户的利益来看,收购三家机床公司,会给您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勒夫开门见山的说道。
“勒夫,如果成功收购德克尔、马霍、计德美三家公司,你个人能够拿到多少佣金?”莫铮饶有兴趣的问道。
“马霍和德克尔的市值还不算很大,计德美就不一样了,虽然现状堪忧,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最保守估计,想要拿到这三家公司至少70%的股权,起码需要9000万马克,付给毕马威的佣金是270万马克,我个人佣金应该不低于27万马克……”勒夫老老实实的承认道。
“到手的钱为什么不赚呢?现在给你发薪水的可是毕马威!”莫铮笑呵呵的问道。
“您说的对!作为业务主管,我确实应该让毕马威的利益最大化!可是毕马威同样有义务,保证自己客户的利益……”勒夫有些言辞闪烁的说道。
“这里没有外人,不需要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废话!”莫铮撇了撇嘴说道。
“好吧!因为您把这次收购,视为对我入职汉森投资的考核,我无法确定您想考核的是我对前东家的忠诚度?还是我的业务能力?”勒夫摊了摊手,一脸无奈的说道。
“那我也给你交个底吧!你说的没错,这次收购,德克尔是必选,如果价格合理的话,马霍和计德美也可以拿下!”莫铮说道。
“莫先生,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马霍的核心业务是用于加工超大件的重型龙门镗铣床,你们即便拿回去也没有任何优势,很难获得成功……”勒夫说道。
“计德美呢?”莫铮点点头,不动声色的问道。
“收购计德美就更没必要了,计德美生产的数控加工中心,属于联邦政府对外国投资者的技术管制范畴,大概率不会同意你们控股,即便能够通过特殊渠道获得联邦技术管制委员会的豁免权,短时间内,也很难把计德美的工厂搬出联邦德国……”勒夫说道。
“汉森投资和莫氏机械公司都是在英联邦管辖地注册的企业,并不属于巴黎统筹协议管制范围,也会收到收购限制吗?”莫铮不解的问道。
“除了巴黎统筹协议,联邦政府还有外国人投资管制法,对敏感技术有着极其苛刻的条款,当然,如果贵公司愿意拿出不菲的公关费,用来“说服”联邦技术官员,这些都不是问题!”勒夫说道。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肯花钱,不但能够控股计德美,还可以把计德美的工厂搬到英联邦管辖地?”莫铮问道。
“理论上来说,是这样的!”勒夫点点头。
“好吧!那就不要在乎他们是否恶化的财务状况,用最低的价格,帮我们拿下德克尔、马霍和计德美的控股权!我等你的好消息……”莫铮说道。
勒夫尽完自己的告知义务,心满意足的离开,作为毕马威的业务主管,勒夫跟各种形形色色的老板打过交道,而莫铮的人格魅力,无人能出其右!
“莫总,我觉得勒夫说的不无道理!同时收购三家财务状况不佳的机床公司,风险极大!据我所知,联邦德国有非常苛刻的劳工制度,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裁员,需要支付一大笔遣散费!”勒夫走后,顾云山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先谈谈看吧!”莫铮没有过多的解释,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获得联邦德国先进的数控加工中心技术,花多少钱都值得!即便生产出来的数控机床,短时间内,依然无法卖往大陆市场……
第二天,在汉诺威领馆秘书吴蔚的陪同下,谢晓光飞往柏林,开始艰难的推销之路。
莫铮也没有继续守株待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