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的算盘打得简洁明了——
当初你们的祖先守不住奴儿干,现在你们也必定守不住奴儿干,只要躲过这一阵子,终有一天,我皇太极还是会杀回来的!到时候就是新账老账一起算了。
不得不说,皇太极摸着了中原汉人的死穴。
他热切地望着众贝勒大臣,希望自己的提议能得到他们的拥护。
众贝勒大臣面面相觑,一时无人应答。
许久之后,扈尔汗站了出来,说道:“大汗,建州有良田,有道路,有房屋,有马棚,这都是几代人的心血,真的忍心放手吗?
"迁入海西,就到了哈达人、辉发人、叶赫人的地盘。建州强盛的时候还可以压服他们,一旦势弱了,他们就会不服管束。"
"最要命的是,眼看冬天就要来了,这么多人迁到海西,住哪里?吃什么?"
皇太极深深地皱起眉头,不论是海东、海西,还是建州,都不能自给,因此女真人最怕就是明朝的经济封锁,如同被人掐住了脖子一般,动弹不得。
这时,济尔哈朗上前一步,说道:
“大汗,我以为北迁可行。汉人虽人数众多,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明朝吏治一向腐败,百姓苦不堪言,我们在北地厉兵秣马,待辽东靡烂了,再出其不意杀回来。”
皇太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站起身来,环视众人:
“济尔哈朗之言甚合我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女真人向来坚韧不拔,昔日能于苦寒之地崛起,日后亦可再次兴盛。此我们先暂且隐忍蛰伏,待明朝内乱加剧,便是我们卷土重来之日!”
阿巴泰、巴布海、萨哈璘、阿济格纷纷高呼赞同,但是最有发言权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始终一言不发。
在皇太极的一再催问之下,代善表示反对,阿敏表示反对,莾古尔泰却没有唱反调,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两个大臣,扈尔汉表示反对,何和礼也不支持。
八旗之中,皇太极只占有两旗,远远没有一言九鼎的实力。
海西之地虽可为暂时避祸,但如果因为强行迁徙而导致人心离散才是最大的危机。
战不能战,守不能守;
走不能走,留不能留。
皇太极心中凄惶不已。
沈阳经略衙门里,熊廷弼也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经过两年多的招募、扩充、征调,辽东明军己有二十万之多。
旷日持久地与建州对峙,军粮军饷的供给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负担。
可是这二十万大军中至少有十二万是缺乏实战锤炼的新兵,用于守城尚且让人心里发虚,用来进攻凶多吉少。
袁崇焕说道:"那就开闸放水,水淹建州!"
熊廷弼道:"开闸放水,边墙之内也会深受其害,十几万辽民何辜?"
袁崇焕道:"一旦开闸放水,古勒城、赫图阿拉城就会被淹没,这对建州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都是两说。边墙之内虽然也损失惨重,却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此时此地,根本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熊廷弼左右为难,深思一夜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开闸放水,水淹建州。
既然决定开闸既然决定开闸,熊廷弼便立刻着手安排。
经略衙门与巡抚衙门发出告示,命令边墙以西百里之内,一切军民人等,三日之内必须撤离,三日之后开闸放水。
这个告示一经发布,就在辽民中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辽民们纷纷奔走相告,许多人家开始匆忙收拾细软准备撤离。
但更多的百姓故土难离,不愿离去,对着官府派来催促的差役苦苦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