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辅攻;
东面由罗一贯部、赵率教部担任主攻,何可纲部、朱梅部、左辅部担任辅攻。
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首先上场的是袁崇焕倚为定海神针的四十门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长二丈,轻者一千八百斤,重者二千五百斤。
厚厚的雪地中铲出了一条通道,每一架炮车在十二个士兵的推动下缓缓前行,在离义州城半里的地方停了下来,连成了四排,前后两排之间间隔三四丈,每排十门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威力不俗,但也有着致命的弱点。
第一个弱点是装填发射速率慢,而且每次发射,因为强大的后冲力,都会震得大炮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
按照正常操作程序,火炮需要经历复位、装填、设定方向角、仰角等一系列步骤。
即便是训练娴熟的炮兵,也只能达到一分钟一炮的射速。
第二个弱点是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只能在开战之先犹定点轰击,如果没有数量足够的步兵和骑兵的协同保护,很容易落入敌手,简单说就是长于守城,拙于野战。
经过一段段蜿蜒曲折的山路,爬过一道道陡坡,翻过一道道山冈,将四十门红夷大炮从关内运到几千里之外的义州,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继续阅读
再加上红夷大炮用的是实心弹,造价十分昂贵。
造千颗万颗实心弹并不难,但要将每一颗实心弹造得一模一样,却非常之难。
户部嫌从西洋人手上买炮弹太贵,让工部自己造。
工部没少花钱,可是别说将每一颗炮弹造得一模一样了,连造一百颗一模一样的都做不到。
四十门红夷大炮已经排列整齐。
袁崇焕勒着马,在火炮阵地上巡视了两遍,问孙元化:"孙将军,准备好了吗?"
孙元化朗声答道:"准备好了!"
袁崇焕大声命令:"放炮!目标:城墙!"
孙元化冲曹文诏点了点头。
曹文诏举起令旗,大声喊道:"京军火炮营,全体注意!放炮!目标:城墙!"
随着曹文诏一声令下,四十门红夷大炮同时发出怒吼,巨大的轰鸣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墙,发出沉闷的撞击之声。
所有的人屏住了呼吸,想象着在如此猛烈的轰击之下,城墙会打开一个缺口。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之外的是,城墙居然岿然不动。
袁崇焕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再次下令轰击。
然而接连进行了三波轰击,城墙依然完好无损。
炮弹仿佛被什么神秘的东西吞到肚子里去了,只不过扬起了漫天的黄土而已。
袁崇焕大惊失色,连忙翻身下马,问道:"怎么回事?"
孙元化沉思半晌,答道:
"属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大概是红夷大炮的炮弹可裂砖石,但是无法打穿太厚的土墙,好比利刃可断坚木,却不能断水流。"
袁崇焕若有所悟,命令:"那就别打城墙了,抬高炮口,先把城墙上的敌台、女墙、城垛全打了,再往城里打炮!"
孙元化依令而行,刹那间,一枚枚炮弹飞了过去,城墙上的掩体被打得稀烂,城墙上了无遮拦,守在城墙上的八旗兵死的死,跑的跑。
然后一枚枚炮弹落入义州城中,炸得城中八旗军鸡飞狗跳。
阿敏气得破口大骂:"这他娘的打的什么仗啊?缩在乌龟壳子里净挨打!不如纵马出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巴布泰劝道:"不行啊!大汗的命令是据城固守,不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