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颍川大才,齐聚蓟县(1 / 2)

围观的人群散去,又恢复到面试的场面。

王安也在刘信的指示下,去找耿武,让耿武给王安划出一块区域,专供养猪。

刘信回到厅堂,荀攸带着马钧一直在等着。

“草。。。草民马。。。钧。。。拜。。。拜。。。拜见刘。。。大人。”

马钧一开口,着实雷了刘信一下。

没想到这个马钧还是个口吃,“听说你精通格物之道?”

“回。。。大人。。。草民自幼随。。。家父学习。。。格物。。。略。。。有心得。”

尽管刘信觉得很费劲,但还是耐心的跟马钧交流着,“你可有新发明?”

“有。”马钧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大人请。。。看。。。这是草民。。。根据古书。。。画出的指南车,还有,这。。。是草民改。。。改进的织。。。绫车。”

刘信满意的点点头,没有多言,便带着马钧来到工业区。

马钧看到这水泥垒砌的工业区围墙,已经不怎么感冒了,毕竟蓟县的城墙已经用水泥加固了一遍。

在马钧来到蓟县的时候,已经大吃一惊。

随着刘信来到工业园区里面,看到一个个工坊,也目瞪口呆,没想到整个园区布置的错落有致,道路平整畅通,来往马车不断。

刘信没在意马钧的表情,带着马钧直接来到兵器工坊。

这是刘信一直心心念念的东西,神臂弩一直停滞不前,没准在这位当世科学家的手中会有突破。

刘信拿过一把神臂弩交给马钧,马钧接过神臂弩如获珍宝,激动不已。

神臂弩虽然问世时间不短了,但是除了征讨鲜卑和现在正在进行的征韩,都没有出现过。

马钧第一次听说,也第一见到,对这精巧的弓弩爱不释手。

“马钧,本官想改进这神臂弩,使其射的更远,更精准,你可敢尝试?”

马钧目不转睛的盯着手中的神臂弩,点头称敢,还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自己的看法。

这确实让刘信佩服不已,没想到马钧第一次见这神臂弩,便有了想法,看来这家伙在格物上的造诣确实不是盖的。

刘信跟马钧说了一些“机床”、“模具”等大体概念,又让马钧眼前一亮。

没想到堂堂刺史大人,对格物方面也有涉猎,真不简单。

而且这些超前的想法,也确实给了马钧很多思路。

马钧主动申请住在工业区,加入研发团队。

刘信当然没的说,立马给马钧进行了安排。

出了工业区,刘信才反应过来,还不太确定的问向荀攸:“公达,马德衡(马钧字)刚才是不是说起格物之道时,便不口吃了?”

在刘信的提示下,荀攸也恍然大悟,“是啊,主公,您不说,属下都没在意,确实如此。”

“哈哈,看来德衡这家伙还真是为格物而生啊。”

此次招募,不仅来了田丰这样的大才,也来了马钧这样的科学家,还有王安这样的畜牧高手,还有在种植方面、打铁方面各行各业的人才。

幽州人才齐聚,刘信非常感慨,大汉人才何其多也。

只是本以为这次招募令一下,会有无数历史上留名的人能来,但是现在只有田丰和臧洪等人来了。

像历史上袁绍麾下的四庭柱、五谋士,吕布麾下八健将,曹操麾下的众多文臣武将,当然更有自己还一直没有涉及到的巴蜀、荆州、江东的才俊。

此时的他们也不应该投奔了袁绍等人啊,或者此时还只是个小官。

这些人都没有露面,是不是自己的名声还不够,或者招募令的影响力不够?

不行,趁着袁绍还在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