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十八路诸侯讨董(2 / 2)

士。

但册封刘备为广汉太守的诏书,迟迟没有来到。

其实也不能怪刘焉,刘焉曾向朝廷上书,还是两次上书,毕竟刘备立的功劳确实很大,而且刘备拿到玉玺第一时间并没有直接上缴朝廷,反而送到自己这里,在刘焉这里,也看到了刘备的忠心。

但是刘焉的第一次上书,是因为何进和张让闹的不可开交,根本顾不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第二次上书,董卓已经把持朝政,董卓想起了当初在上曲阳见到刘备时的狼狈,本就对刘备这一介白身非常嫌弃,现在大权在握,就更不想再提曾经的污点,便也置之不理。

刘备的心理素质何其强大,恐怕整个大汉都很少有人企及。

没有等来册封诏书,那也要迅速发展。

因为阎圃也给刘备分析了现在大汉的形势,已经有了群雄割据的苗头,只是还缺最后一把火,便建议刘备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

刘备照做,不仅拼命训练手上的九千将士,还在周边的村镇招募新兵。

便有了现在会盟酸枣的资本。

待到刘信广发檄文,讨伐董卓,阎圃知道机会到了,便建议刘备响应刘信。

作为刘焉的下属,刘备也不能越级,毕竟日子还得过,等讨伐董卓之后,还得返回益州。

继续阅读

求上而得其中,求中而得其下。

阎圃深谙此道,建议刘备向刘焉进言,一起响应刘信,合兵酸枣,讨伐董卓。

此时的刘焉得到玉玺后,正做着美梦呢,但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

心想刘备作为自己的下属,去参加一下会盟,也可以避免他人对自己的猜忌。

果然如阎圃所料,刘焉拒绝出兵,反而非常支持刘备出兵,并送上粮草。

。。。。。。

曹操为大家互相引荐。

不管刘备的官位从何而来,但刘备既是一关守将,又是汉室宗亲,还带着一万五千兵马而来,众人也都欣然接纳。

自此,酸枣会盟圆满。

与历史上无异,同样是十八路诸侯。

第一路,东道主、兖州牧曹操,领兵三万。

第二路,冀州牧韩馥,领兵两万。

第三路,渤海太守袁绍,领兵两万。

第四路,豫州牧袁逢,领兵三万。

第五路,南阳太守袁术,领兵两万。

第六路,陈留太守孔伷,领兵六千。

第七路,河内太守王匡,领兵八千。

第八路,东郡太守张邈,领兵八千。

第九路,山阳太守袁遗,领兵五千。

第十路,沛国相刘岱,领兵六千。

第十一路,燕王刘信,领兵三万六千。

第十二路,徐州牧糜芳,领兵一万五。

第十三路,济北相鲍信,领兵一万。

第十四路,北海相孔融,领兵八千。

第十五路,广陵太守张超,领兵五千。

第十六路,琅琊太守陶谦,领兵五千。

第十七路,长沙太守孙坚,领兵一万二。

第十八路,白水关守将刘备,领兵一万五。

十八路诸侯,近三十万兵马,齐聚酸枣,锦旗招展,遮天蔽日,气势如虹。

三国第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