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眉毛轻轻一挑,原来这家伙打的是这个主意。
巧了,其实刘信也是这个打算!
刘信现在的目标是什么?让世界各地的百姓知汉礼,说汉话,数十或者上百年后,他们也自称是炎黄子孙,传承自华夏。
整个世界,大到难以想象,想凭借一己之力打造属于大汉的世界,根本不可能。
尽管刘信已经给袁绍、孙坚和曹操做出了计划,而且袁绍的第一远征军也已准备就位,即将出发。
但是除了大汉原有的疆土,这才仅仅触及到了澳洲和印度半岛。
加上已经征服了的朝鲜半岛、倭国四岛、库页岛,大汉东北部,及蒙古地区。
也就是说,实际上刘信的计划连亚洲都还没出去呢。
当然,袁绍即将出海,前往澳洲,这算是大汉首次踏出亚洲的大门了。
还有曹操选定的北美,想想后世北美的两个超级大国,面积各个不输大汉,哪怕曹操如何枭雄了得,碍于眼界的局限以及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落后,就算付出数代人的艰辛和努力,想要完全拿下来都不太可能。
所以,北美之地,刘信还会另择他人同去探索。
刘信此时需要无数的人才完成此事,哪怕是李儒这样的奸邪之人,哪怕你征服了某地后自立为帝,与自己平起平坐,这里的统治必须是由汉人建立。
那么问题来了,刘信就不怕他们到了那里后,被当地给同化了?
东南亚、澳洲、美洲大多都是茹毛饮血的野人,没有自己的文明,汉人同化他们做起来较为容易。
但是中亚有贵霜、帕提亚帝国,印度半岛有婆罗门文明,欧洲更有一个超级帝国罗马,人家可是有着自己的文字、律法、政治体系。
不怕!大汉不是后世卑微了上百年的华夏,在很多人眼里认为别人的东西才是最好的。
此时的大汉自诩世界中心、当世最强,尽管一直窝里斗,但从来看不起外面的国家。
这是根子上的自信,骨子里的骄傲!
外来文明想要同化此时的汉人,尤其是豪门贵族,难度之大不可估量。
刘信惊讶倒不是李儒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而是这家伙明显知道不少燕国的消息,看来这些年他一直盯着燕国啊。
刘信也想看看这家伙究竟知道了多少,于是问道:“文忧可有钟意之地?”
李儒就算能耐再大,知道的海外消息也是寥寥无几。
以前也不是没有派遣密探深入过燕国,但都无功而返,而且有不少密探销声匿迹了。
知道的这些消息也都是通过报纸之类的渠道,以及密探外围的浅浅打探送回的消息。
不过,李儒也不愧是才思敏捷之辈,当听说袁绍和孙坚这两位诸侯投降了刘信,刘信还对他们委以了重任,成立了远征军,而且刘信还册封了他俩赵侯和楚侯,李儒就知道其中深意绝不简单。
首先袁绍和孙坚是什么人,那是曾经共同讨伐董卓的一路诸侯,麾下能人无数,有兵有粮有地盘,不管是主动投靠还是被打败后投靠,这两人能投靠刘信,且能在刘信麾下尽心竭力做事,必是被巨大的利益所动。
刘信现在就册封他们赵侯和楚侯,李儒也大致推测到了后续,待他们征服海外之地后,对大汉来说,那是开疆拓土之功,都已经是侯爵了,刘信还能册封他们什么?必是公爵或者王爵,也就意味着他们是实打实的诸侯了,其封地极大的可能便是他们所征服的海外疆域。
再就是密探送回的密报里说过,刘信征服海外的夷州、崖州和倭国四岛后,虽然带回来的异族百姓明显是茹毛饮血、尚未开化的土着,但一起回来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东西,据说有一次不知哪个商团的船队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