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永不会过时的战术(2 / 4)

的箭矢,可能是由于准备不足的关系,只是射了两轮就没有成规模的箭矢射出。

楼令收起了弓与箭,手中的武器换成长戈,战车冲锋而过期间一再收割附近的敌军性命。

战车说不上是横冲直撞,实际上在非必要时刻的话,驭手会极力避免去冲撞,他该做的事情选好路,顺带用车轮自带的兵器绞杀沿途的敌军。

总有人认为战车就该横冲直撞,有没有想过拉车的马或牛也是血肉之躯,它们受伤会出现负面影响。

一旦拉车的马或是牛重伤或是死掉,战车也就该陷入停摆,不能动的战车还有什么用?

因此,战车的主要作用并非用来横冲直撞,正确的使用方式是利用车轮上的武器。

楼令长戈的一次横扫或勾拉,能够很有效地收割攻击范围内的敌人,随着战车的途经,车后留下了遍地的尸体与伤者。

跟随在战车后面的步兵,他们的工作是杀伤未被战车组成员攻击到的人,只是绝不做停留,需要做的事情是紧紧跟随住战车。

每一乘战车都是独立的一个作战单位,该作战单位的核心自然是战车。

通常情况下,战车是破开敌军阵列的“利矛”,紧随其后的步兵从战车打开的空隙突进去,到时候战车就该找机会撤离,留下步兵以扇形散开,将敌军切割成一个个小小的部分。

上述那种战法到二战期间,乃至于是二十一世纪,仍旧还在被使用。这种战法说白了就是步坦协同,二战期间的德三便是以此战法为基础,打出了赫赫有名的“闪电战”来,横扫了几乎没有战略纵深的西欧,遇到老毛子这种有大纵深又道路异常糟糕的国家才玩不转。

出营的秦军有战车,只是他们的战车根本没有足够的距离用来加速,碰上晋军自然是要吃了大亏,一个又一个作战单位被冲垮。

将秦军作战单位冲垮的晋军并不恋战,他们继续笔直向前,将没有队形可言的秦军留给后续到来的友军蹂躏。

没有错,不存在队形,捧上来队形完善的对手,一定会被蹂躏。说白了就是没有队形注定各自为战,有队形却能够多人欺负一个,再是武勇的人,注定落得一个双拳难敌四手的下场。

阵型这种玩意,它本来就是为了创造配合空间而存在,不管是冷兵器战争或是热兵器战争,一直在对阵型展开追求与研究,只不过以后笼统称为:战术。

晋军几乎没有被拖慢脚步,撞上了敌军的营盘栏栅,一部分晋军在楼令的带头下从辕门杀进营寨内部。

交战到了这一个步骤,晋军需要尽快地破坏栏栅,打开更多的缺口,好让更多的战士杀进去。

“为什么不是组织阵型,挡住持续增援而来的敌军呢?”楼小白由于相对清闲的关系,控制不住思考问题。

是啊,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其实,楼令这一部分冲进去的晋军,他们就是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运动战,冲得敌军疲于应对,无法去阻止正在破坏栏栅的其余晋军。

原因?冲进营寨的晋军数量远比敌军更少,哪怕是后继友军不断开来,总数量上面仍旧是少于敌军。

在那种很现实的状况之下,运动战变成阵地战,将导致楼令快速击溃敌军的计划破绽,陷入阵地战之后,遭到包围压根就是一定的事情。

“你看一下,各部散出去有多少被敌军拖住脚步。”楼令刚用长戈啄死一个敌兵,示意楼小白帮自己观察。

楼小白半蹲着身躯努力观察,就实说道:“目所能及的视野,我们没有成规模的部队被拖住。”

秦军和白翟的营盘很大,并且绝不止正在遭受攻击的这一座营寨。

一支数万人组成的大军,他们怎么可能只有一座营寨呢?

这就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