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永不会过时的战术(3 / 4)

一个现象。

相当考验秦军、白翟人的指挥层反应速度。

同时,晋军的袭击速度非常关键。

如果秦军和白翟人的反应足够快,组织出相当的人手展开增援,亦或是判断出晋军下一个攻击目标,调取足够的兵力进行防御,一下子就要让晋军踢到铁板了。

“我们不是为了抓住谁或专门杀死谁,要做的事情是摧毁一座又一座敌寨!”楼令发现前面空了,想到了什么似得,补充了一句:“当然,碰巧撞上敌军主将杀死,只能说老天想让我们取巧获胜。”

正常情况下,一座营寨内的屯兵不会达到三万人以上。这个跟地形限制有关,更多的是出于科学的考虑。

每一个营寨都能够视为一个枢纽,它不止要有足够的空间搭建帐篷或窝棚提供将士休息,还要留出足够宽的过道,必须有一座或以上的校场。

要是一座营寨安置的士兵太多,集结起来固然变得简单,兵力调动起来将会变得很复杂。道理在于交战是在营寨之外,可不是在自家营寨内作战。

与此同时,一座营寨内的士兵太多,完全是在增加水源运输的难度。

要是出现哗变的话,人数越多的情况下,想要平息也变得更为困难。

更现实的一点,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一处营寨之内,无疑是一件很蠢的事情,一个或以上的通道被堵住将会成为瓮中之鳖。

一支军队设置多个营寨,只要不是互相之间的距离拉得太夸张的长度,其实是可以起到一种“掎角之势”的作用。

“如果不是大部分敌军被拖住,任何袭击敌军营寨的行为会很犯蠢。”楼令感受着空气里面的烧焦味。

那是晋军的前队负责凿穿,后续的晋军沿途进行放火,为的就是摧垮敌军受到袭击的那个营寨,驱赶还能够活动的敌军到旷野之上。

楼小白问道:“为什么是犯蠢?”

“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能够与敌军野战,一定不要去攻打城池。敌军立寨之下的情况,道理是相通的。”楼令答道。

用军事角度的方式解读,无非就是有防御工事或没有的区别。

那就是为什么防御一方,他们总是占地理优势上面的便宜。

“在战场上不要进行思考。”楼令重新手握强弓,谆谆教导:“任何在战场上失神的行为,都是在拿自己的小命不当回事。”

他们已经在奔袭下一个敌军营寨的路上,身后是冒起浓烟的敌军营寨。

楼令暂时没有告诉楼小白为什么要烧毁敌军的营寨,更加希望楼小白自己能够去懂得。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什么要烧毁敌军营寨?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向在旷野作战的敌军释放信号:你们老巢被端了!

楼令要的就是在旷野作战的敌军知道老巢被端,分散那些敌军的注意力,乃至于引起他们的恐慌。

所以了,哪怕接下来楼令所部无法继续攻下一座敌军的营寨,他们仍旧会在野外放火,制造出多座敌军营寨被攻克的假象。

为什么不是只在野外放火,要真的去攻打营寨?无力攻取自然是使用取巧的方式,能够攻克肯定要去打了。

楼令每攻下一座敌军的营寨,便是消灭或驱散一部分敌军。

最重要的事情是,任何在军事上的取巧必定带有相应风险,例如楼令这一次取巧,敌军高层又不是傻子,必定要召唤前方的部队返回,各处营寨再出兵,合力将活动在范围之内的晋军合围吃掉。

在接下来,楼令会根据自己亲眼所见做出判断,条件允许就发起攻势,不然加假装绕开吸引该营寨出兵追击再调头吃掉。

楼令这样做就是在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再恫吓他们牢牢待在营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