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坟(2 / 4)

骨灰盒放进了棺材里面的正中间位置。两个姑姑再把奶奶的衣服放在骨灰盒的两侧,尽量摆放的严实一些,也是为了防止骨灰盒位置偏移。放满了之后,就算完成了,不能封盖子,棺材的盖子要一直开着,等明天中午师爷来指挥着封。

第二天,师爷来的晚,八点多钟才到宋向文家。师爷说他不吃饭了,今天事情太多了,早上就把他忙得够呛,现在还有一堆事情,留着中午再吃。

师爷来的时候,带来了两个男人,两个男人拿着长长的喇叭,跟人差不多高,宋向文见过,是出殡的时候用到的。出殡之前,每隔十分钟,两个男人就鼓着腮帮子吹,吹出来的声音比灵车上的哀乐更让人难受,直击人的内心,让人听不得这种声音。如泣如诉,像在向着村子里面的人哭诉老人的离去。

跟着师爷一同来的,还有三个人,师爷说是记账的和帮忙的,今天事情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又叫了几个人。记账的要会写毛笔字,宋向文这边出殡的当天,会在主家门口支一个棚子,摆上一张桌子和一个筐。村子里面的同族,外村的亲戚,孩子们的亲家,都会带着一捆黄纸来付账,村子里面关系不太亲近的同族,就二十块钱左右,近一点的亲戚,一两千三四千都有。这些账目都要写在账本上,给主家的人留下,以后谁家的老人去世,主家的人是要还回去的。付账,付的就是一代代的人情,也是村子里面维系感情的一种方式。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九点的时候,棚子就被搭起来了,搭在了奶奶家的门口银杏树底下,摆了一张四方桌,泡上一壶茶叶,摊上账本,几个人就坐在那里等着村子里的人来付账。长长的喇叭在两个男人手里面响了一上午,一直到了中午吃饭才短暂的消停。一上午宋向文就是帮着把门口棚子下面的黄纸搬到屋子里面,宋召华把黄纸打成纸钱,装在化肥袋子里面,上坟烧掉。一上午,就弄了好几个大化肥袋子的黄纸,每个宋向文都弄不动,得四五十斤。

出殡的时候亲戚们都是要来的,帮忙的也要在主家吃饭,主家招待不过来怎么办,问题永远难不倒老祖宗。在宋向文这边有一种说法叫代客,也就是代人接客,代主家接客。家里有白事的主家,一般是不会也并不需要主动开口的,这就要看主家在村子里面的人缘了。看到别人家办白事,关系好一点的人家会直接上门要一桌子客,帮着主家代客。帮主家代客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是倘若自己家里有类似的事情的时候,上一次的主家会主动的要一桌,相当于还了人情。

刘二姐就曾经因为代客引以为傲,在宋向文家北边的胡同中间位置,住着一家外地来的人家,来到宋庄的时间并不长,人生地不熟。宋向文记得小的时候跟着妈妈去他们家看过,装修没有自家气派,家里的墙壁都会灰蒙蒙的脏兮兮的。家里也是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姐姐比宋向文大,比宋婷小,弟弟比宋向文还小。宋向文不知道那户人家姓什么,只听着刘二姐称呼那家的女主人叫小白,大概是女主人姓白。

刘二姐跟宋向文说,“原来那是好几年之前了,你刚出生没几岁,小白她婆婆死了。她婆婆就一个儿子,就要在咱们这里出殡,她老公一个外来户,在村子里面一个亲戚都没有。没有人给他们家代客,你说这怎么办,她就领着她闺女,绕着咱们这个村子找。找到一个人家,人家说有事儿代不了,找到一个,又说怎么怎么不方便。真难啊。我也是个媳妇,我看着人家那个小媳妇,我想想我就想到自己了,我来了这个门户,受罪了,我真是看着她受罪,我心里头真不得劲。她来上咱家的时候,跟我说,“姐,你帮我代桌子客吧中不中。”我就说当然中,这怎么不中,远亲不如近邻。我直接就代客了,那天我都没上班。”刘二姐说这段话的时候,神气得很,宋向文看着母亲,可神气。

奶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