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能通过规谏的方式给皇帝添堵。除了管国家大事,还管皇帝宫闱生活。
这批人根本不怕死,反而一心求死。
不杀言官是历朝的惯例,一旦皇帝敢拿御史开刀,史官就会记上一笔。
明朝的言官除御史之外,还有六科给事中。
他们分管监察六部,品级不高,权力极大,是官场职业键盘侠,骂地方下级官员是本分,骂地方大员是家常便饭,骂阁部大臣轻车熟路。
部分胆子大的,专挑皇上的事,骂成了就是朝廷的中流砥柱,骂不成就是舍身成仁的道德楷模,怎么都不亏。
朱翊钧贪财好色,懒惰懈怠,在言官们看来就是妥妥的昏君,当个活靶子博取直名是再好不过的了。
朱翊钧也不是省油的灯,对这些疯狗一样的言官从不手软,罢免一批,贬谪一批,流放一批,发配一批,廷杖一批。
手段不可谓不狠辣,奈何言官们前赴后继碰瓷,有事没事上折子骂几句皇上,一旦把皇上惹恼了,就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朱翊钧终于技穷了,干脆摆烂装死。
言官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和街头混混无赖没什么两样。
他们朝政敌泼脏水,政敌自然也还以颜色。
三人一群,五人一伙,拉帮结派,干正事没人,骂架的一大堆,朝堂之上唾沬横飞,鸡飞狗跳,一派国之将亡的乱象。
尚间崖战败,朝廷中涌起罢免熊廷弼的声浪,叫得最起劲的有:
杨涟、顾慥、张修德、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王继曾、姚宗文、郭巩。
可是当常洛问谁愿意去辽东任职时,这些人中却只有杨涟挺身而出。
常洛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问道:"顾慥,张修德,姚宗文,你们几个不是说熊廷弼怯战吗?那你们上吧!"
“陛下,臣……臣年老体弱,实难担此重任呐!”顾慥连忙跪地叩头。
“臣也难堪大任啊!陛下,还是另寻他人吧。”张修德跟着跪了下来。
姚宗文等人亦纷纷附和,一时间,殿内充满了推诿之声。
常洛见状,心中不禁冷笑。这些平日里口若悬河的言官,如今真要让他们做事,却个个推三阻四。
“孤意己决,征调顾慥、张修德、姚宗文、冯三元、魏应嘉、王继曾、姚宗文、郭巩,前往辽东各府县任职。”
常洛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然后扬长而去。
言官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懊恼,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那般积极地弹劾熊廷弼。
挽明:努尔哈赤屠城,朱常洛重生